《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成人应为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用自己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感染和带动幼儿。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看!果果小朋友的爸爸带着一件神秘的东西来到了覆盆子班的课堂,孩子们纷纷猜测箱子里的秘密。
“铛铛铛铛”神秘揭晓!
龚子粟:“我知道,这是显微镜。”
周俣僮:“可以用它看到很小的东西。”
严艺浩:“我想看,我想看……”
孩子们对果果爸爸拿出的显微镜充满了好奇,迫不及待地开始讨论起来。一场生动又有趣的科学活动就此拉开帷幕——《镜头下的“微世界”》。
1、认识显微镜
果果爸爸先给孩子们简单介绍了显微镜的结构和用途,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了显微镜。
2、神奇的“小盒子”
果果爸爸用幽默又有趣的语言,带着小朋友们认识了各种“小盒子”——标本玻片,从讲解洋葱标本来引导小朋友认识到多吃蔬菜的好处;从水稻标本讲到了水稻之父“袁隆平”;从苍蝇标本谈到细菌,模仿苍蝇的动作,让小朋友们知道苍蝇是如何传播细菌,强调了勤洗手的重要……每一块玻片都有一个小故事,引发孩子们思考和发现。
三、镜头下的“微世界”
接下来,是最令孩子们期待的环节——观察标本。每个小朋友都在果果爸爸的指导下,仔细观察镜头里看到的东西,猜测着里面是什么?
透过小小的镜头,哇撒!里面就是另一个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世界。
郑宏颢:“我看到了很多小点点。”
谢佳绮:“我看到了有线。”
张轩宸:“我看到了有蓝色的东西。”
孩子们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看到的东西。他们变身为一个个小小科学家,专注又认真。

通过观察,孩子们发现显微镜真是太神奇啦,果果爸爸说,我们在镜头里看到的东西叫做细胞,原来细胞长成这个样子呀!
3、记录镜头下的秘密
孩子们对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非常感兴趣,大家拿起笔,把自己看到的标本画下来,和伙伴一起分享讨论。
一场生动有趣的科学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转眼结束了,感谢果果爸爸为孩子们带来的这个神秘的“微世界”,通过此次活动,激发了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希望孩子们通过这次科学之旅,能怀着对科学的求知心和好奇心,让科学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