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为了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和喜爱我国传统文化,温江区政通幼儿园在寒露节气到来之际,与幼儿开启一场优秀传统文化之旅,一起走进政通,走进幼儿的世界,探索寒露的奥秘吧。
寒露时节知多少
在寒露时节,班级教师首先带着孩子们了解了二十四节气之寒露,丰富了孩子们对寒露节气的认识,明白了寒露之后天气渐凉,却也是个耕种的好时节,同时还带领孩子们在植物角探索,感受寒露时节大自然的变化的变化。
玩转寒露
柿叶翻红霜景天,在寒露时节的秋天,也正是柿子丰收的季节,一个个黄澄澄,红彤彤的柿子,就像一个个小灯笼似的挂在树上,真是又好看又有趣呢。
片片秋叶落,创意乐趣多,树叶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丰富资源,漂亮的树叶除了观赏之外,还可以装饰处美丽的画,快来欣赏一下我们创作的百变树叶秀吧。
树叶变色了,大朋友小朋友你们发现了吗?孩子们带着一连串的疑问,走进科学的殿堂,孩子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探索树叶变色的秘密,同时也让孩子们对大自然好奇的种子慢慢萌芽,一起期待我们更多奇妙的探索吧。
寒露的秘密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寒露习俗
赏红叶: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也是这个季节。
吃芝麻: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觅秋茶:寒气露冷,秋分至寒露,为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为最佳,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谓之正秋茶。
吃螃蟹:寒露前后,虾蟹繁多。寒露节气有蒸螃蟹的习惯。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此时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
寒露小贴士
饮食多滋阴
天凉后,很多人本能地喜温喜热,容易出现内热上火的情况,对养阴不利。深秋季节寒冷而干燥,正如中医四时养生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饮食上,要适当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
穿着别露脚
古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意思是寒露后,天气由凉爽转为寒冷,“秋冻”的日子已经结束,防寒保暖有助于防止秋季疾病的发生,尤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
早睡不熬夜
中医认为,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利养阴,因为睡眠不足容易损耗阴血。因此,睡好觉、避免熬夜要常记心头。寒露起居原则是早起早睡,早起能顺应阳气舒张,早睡有利阴精收藏。
运动别过度
运动锻炼可以强健体魄,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赶走秋乏,但如果运动强度太大,反而会加重人体的疲惫感。在寒露时节,由于秋高气爽,应该做一些贴近大自然的舒缓运动,如快步走、爬山等,既能收敛心神,也可达到锻炼的目的。
相信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开展,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寒露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探索发现的求知欲,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时节的到来吧……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大朋友和小朋友们要及时增加衣物,避免寒气入侵,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