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冰未泮,冬至雪初晴;一年即将进入尾声,我们迎来了第二十四个节气之一——冬至;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做一个较大的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为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继承传统习俗,享受健康娱乐,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成都市温江区政通幼儿园围绕“冬至”节气开展了系列活动。
一、知冬至
为了让幼儿了解冬至的来历和意义,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以及冬至的习俗和特征,什么是冬至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孩子们的天马行空吧。
涵涵:冬至就是很冷很冷,这两天我的手都冻僵了。
一一:冬至就是快过年了
轩轩:我知道冬至要吃汤圆和水饺。
然然:冬至可能要下雪了。
图1-2
-
晓习俗
——吃饺子
我国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吃汤圆
“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喝羊肉汤
冬至有个喝羊肉汤的习俗。传说这一习俗跟汉高祖刘邦有关,当年在冬至这一天,汉高祖刘邦对煮好的羊肉大为赞叹,从此人们就纷纷效仿,民间就形成了冬至喝羊肉汤的习俗
——九九消寒
每年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个“九”,数到九九八十一天的时候,便是“九尽桃花开”,所以民间也把冬至叫作“数九”,古人认为冬至过后,只要过了九九八十一天,春天就一定会到来。
-
迎冬至
为了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幼儿互动合作能力,感受冬至节的氛围和传统节日文化底蕴,老师们针对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开展了丰富的活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吟冬至
小班的弟弟妹妹用稚嫩而美妙的声音吟诵冬至,感知冬至的美妙。
——玩冬至
冬天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孩子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迎接节气的到来,用灵巧的双手捏饺子、搓汤圆、画羊驼,一幅幅作品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图9-16
——食冬至
在冬至到来之际,老师们也积极开展食育课程,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冬至的习俗,同时提升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图17-24
-
冬至三候
一候水始冰:立冬之日,水始冰,冰寒于水,所以是水与冰的结合。
二候地始冻:立冬之后五日,地始冻,冰壮曰冻,地冬为凝结。“霭霭野浮阳,晖晖水披冻”。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再五日,雉入大水为蜃与“雀入大水为蛤”相对应,蜃是大蛤。古人认为“海市蜃楼”便是蜃吐气而成。
冬至时节,温馨提示大朋友、小朋友们注意防寒保暖;立冬是我国重要的节气之一,相信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由来,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