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6 月 1 日,一部承载着无数期待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学前教育事业迈入“有专门法可依”的崭新时代!这可不仅是学前教育领域事,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听爸爸妈妈们对于《学前教育法》的解读与感悟!
用爱与智慧浇灌成长之花
一位幼师妈妈的《学前教育法》实践手记
分享者:中五班熊曼茜妈妈
作为一名从事幼教工作9年的教师,同时也是中班女孩晚晚的妈妈,我在《学前教育法》的指引下不断探索着教育真谛。这部法律不仅是职业准则,更成为我家庭教育的指南针,让我在双重角色中找到了平衡点。
一、游戏点亮童年
去年秋天,我发现晚晚对数学概念模糊,便引入"智慧农场"益智桌游。我们化身农场主,通过投掷骰子计算作物数量,用磁力片拼搭围栏理解图形守恒。当幼儿园开展"图形王国"主题活动时,我将这套桌游带到班级。孩子们在游戏中对"三角形屋顶需要三根木棍"产生激烈讨论,甚至自发用黏土制作立体模型验证猜想。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正是《学前教育法》倡导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生动实践。两周后,孩子们不仅能准确命名几何图形,还能用积木再现绘本中的建筑场景。
二、生活即教育
今春某日,晚晚把幼儿园的晨检卡悄悄装进口袋。我没有立即批评,而是睡前共读《小松鼠借东西》的绘本。第二天她主动归还玩具时说:"小松鼠都会归还橡果,我要做守信的孩子。"这件小事让我深刻体会到《学前教育法》中"坚持保教结合"的真谛。在班级管理中,我创设"值日生轮岗制",让孩子们在整理玩具、分发餐具中理解责任;周末带女儿参与超市采购,通过计算商品价格培养数感,让教育自然融入生活褶皱。
三、舞步中的成长密码
去年六一前夕,幼儿园发起亲子过六一活动,在晚晚的热情呼吁下,我们和另外几组家庭一起报名了舞蹈《爱的华尔兹》节目。起初晚晚总踩不准节拍,噘着嘴说"不想当小企鹅"。我将练习变成"舞步探险游戏":客厅地砖变成"音乐格子",跟着钢琴曲单脚跳格子熟悉节奏;用丝巾绑成"连体翅膀",通过肢体接触感受配合。某晚练习旋转动作时,她突然欢呼:"妈妈,我的脚会自己数一二三了!"表演当天,当她穿着白纱裙优雅行礼时,我看到的不仅是动作的娴熟,更是《学前教育法》"家园协同育人"理念的绽放——那些相拥旋转的夜晚,早已将勇气与合作精神织进成长的肌理。
在陪伴女儿与教育幼儿的历程中,我深刻领悟到:教育不是雕刻工艺品,而是培育有生命力的种子。当我们用法律之光照亮教育之路,用专业智慧守护童真,用温暖陪伴编织成长经纬,每颗种子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绽放姿态。这或许就是《学前教育法》给予我们最珍贵的启示——在尊重规律中静待花开,在共同成长中书写教育的美好诗篇。
在游戏与探索中播种成长
——《学前教育法》实施之际的育儿思考
分享者:中二班邹彦熙妈妈
育儿如探险,每个家庭都在摸索中寻找适合孩子的成长路径。作为母亲,结合新出台的《学前教育法》,我在日常陪伴中总结出一套“烟火气”的学前教育法则——让游戏成为认知的钥匙,以生活为课堂,守护孩子自由舒展的童年。
一、游戏认知世界与社交启蒙的双重密码
孩子对恐龙化石的痴迷,催生了我家的“考古游戏”。我用黏土包裹玩具,让他用牙刷“发掘”,过程中自然渗透地质知识与专注力训练。当他举着“化石”欢呼时,眼中的光芒印证了,游戏比说教更能激发内驱力。
二、拆解“起跑线焦虑”生活即最好的课堂
面对“超前教育”热潮,我选择“慢养”——五岁孩子不必死记乘法表,烘焙时的克重称量、分蛋糕等实践,早已让他在具象体验中理解了数量关系。教育不是百米冲刺,而是扎根生活的自然生长。当孩子在浇花时观察水的流动,在整理玩具时感知分类逻辑,这些浸润在日常生活中的“非正式学习”,比机械记忆更能培育逻辑思维与探索精神。学前阶段的核心,是保护好奇心,而非填充知识。
三、情绪教养给心灵装上“调节阀门”
习惯养成与情绪管理,是学前教育的重要课题。我和孩子制定“小达人打卡表”,将刷牙、整理玩具等变成集星挑战,让被动要求转化为主动参与。更重要的是情绪引导,当他因搭不好积木发脾气,我蹲下说:“妈妈看到你很生气,愿意说说吗?”这种共情式沟通,帮助他识别情绪、表达感受。比起识字量,教会孩子接纳情绪、调节压力,才是为心理健康筑牢基石。学前阶段的情绪教养,是给未来人生的“心理免疫系统”打基础。
四、家校共育让教育成为双向奔赴
亲子手工作业不应是“家长作业”。在亲子“萌警研学会”活动中,我和孩子一起采集落叶、观察叶脉、制作书签,他亲手粘贴的过程,既是艺术创作,也是科学启蒙。家校合作的关键,在于家长不做“甩手掌柜”,老师不搞“单向输出”。我们主动与老师沟通教育细节,配合幼儿园将规则融入游戏;幼儿园则用接纳与耐心,让孩子每天盼着入园。当家庭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学前教育法》倡导的“科学育儿”才能真正落地。
《学前教育法》的实施,为孩子的童年撑起了“安全盾牌”。作为家长,我们需放下焦虑,相信成长的节奏,用游戏搭建认知阶梯,以生活滋养学习兴趣,借共情守护情绪健康,让家校携手成为成长助力。最好的学前教育,从来不是催促,而是守护种子破土前的每一次舒展。
如果您对《学前教育法》也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我们一起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