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网站首页>班级展播厅>正文

泡泡旅行记

来源:政通幼儿园 发表时间:2025-06-20 阅读次数:84 作者:张荠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将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探索的对象,当孩子有探索兴趣的时候,我们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应尊重幼儿,并尽量提供条件,放手让幼儿去体验、探索。

一、课程缘起

吹泡泡是小班幼儿最感兴趣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当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泡泡在空中飞舞、飘扬时,不由得总会引起孩子们的欢呼与尖叫。

在《顽皮一夏》主题活动开展期间,我们在一节集教活动中,带着宝贝们一起学习了一首《我爱洗澡》的儿歌,在儿歌中,宝贝们每次唱到“滑溜溜的泡泡满身跑”,孩子们总会开心地大叫,唱完之后还总忍不住想要分享“我每次洗澡的时候也会洗出好多泡泡”......孩子们对泡泡的兴趣不仅仅在于这首儿歌当中出现的歌词,更是表现在他们每一次餐前洗手时,为了搓出更多的泡泡,孩子们每一次都认认真真地使用七步洗手法洗手,他们看着手上的泡泡越来越多,宝贝洗手也好像变得更有了成就感。

看着孩子们对泡泡如此感兴趣,我们意识到泡泡不仅是夏日里充满童趣的元素,还蕴含着丰富的探索价值。于是,我们在《顽皮一夏》主题背景下,以“泡泡”为探究主题的班本课程也应运而生,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在玩泡泡、探泡泡、创泡泡的过程中,感受夏天的欢乐与奇妙。

二、认识泡泡

1.泡泡在哪里

带着好奇,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开展了一场关于“泡泡”的讨论。

丹丹老师:宝贝们,在生活中你们在哪里见过泡泡呢?

小金鱼:我家的金鱼就会吐泡泡。

燨燨:洗碗的时候就会洗出泡泡。

小棉花:妈妈给我洗澡的时候就会有很多泡泡。

竞弈:我在家里的时候,婆婆烧水,水变热了就会冒泡泡。

关于泡泡孩子们也有说不完的话,孩子们通过观察生活,了解到生活里有各种各样的泡泡,同时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也得到了积累。

2.泡泡的颜色

丹丹老师:你们见过的泡泡是什么颜色的呢?

宁宁:我洗手时的泡泡是白色的。

锟锟:我吹的泡泡是彩色的。

佳钰:泡泡都是五颜六色的。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于是,我们和孩子一起查阅资料,并找到了答案——泡泡是透明的,但是泡泡在灯光下或太阳下它就是彩色的。

三、探秘泡泡

1.神奇泡泡水

一天,小金鱼对我说道:“段段老师,在学校我们也想吹泡泡”。由此我们也生成了一堂科学活动,我们一起探究了自制泡泡水所需要的材料。

孩子们也自己动手自制了泡泡水,我们选择了三种材料洗洁精、洗手液、洗衣液进行泡泡水制作实验,小朋友们自主选择了材料进行了泡泡水制作。

(图11-13:三种材料的照片、幼儿自制泡泡水的照片)

原来呀只要使用这三种材料分别加上清水,小朋友们基本能自制出泡泡液。

孩子们在用洗衣液、洗洁精、洗手液自制泡泡水时,运用感官去发现各种洗涤用品自制出来的区别,并尝试观察它们在水里的溶解现象。

2.制作工具

泡泡水做好了,可是我们没有工具,怎么办呢?带着问题,孩子们在教室里寻找着材料开始制作起了自己心中“最佳的工具”。有的孩子选择了扭扭棒制作吹泡泡的工具、有的孩子直接选择了吸管来吹,还有的孩子说“只要有洞洞的东西就可以吹泡泡”……

在户外我们一起用着自己的工具吹起了泡泡,在过程中,孩子们又有了新的发现。

文文:难道我们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吗?

米乐:我们可不可以吹出其他形状的泡泡呢?

彤彤:老师,我想吹个爱心形的泡泡可以吗?

针对这个问题,孩子们更是提出了不同的想法,有的孩子觉得有形状的工具就能吹出有形状的泡泡,有的孩子觉得不同形状的工具都只能吹出圆形泡泡。

为了解决孩子们的疑惑,孩子们回到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了不同形状的工具带到学校,我们一起验证了孩子们的想法。

我们发现,不管我们吹泡泡的工具是爱心形、正方形,还是其他的形状,我们最后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段老师:这是因为泡泡表面的液体有表面张力,它会让泡泡尽可能收缩成表面积最小的形状。而在相同体积下,球体的表面积最小,所以不管吹泡泡的工具是什么形状,泡泡都会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拉”成圆形啦。

四、创意泡泡

五彩斑斓的泡泡在空中飞舞,泡泡跳到纸上留下了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痕迹。我们将吹出来的泡泡与美术创作活动结合在了一起。

我们用吸管吹出泡泡印在白纸上,待泡泡破裂、晾干后,宝贝们在泡泡上创作出了更多不一样的图案。

五、我们想说

在《泡泡旅行记》主题探究活动中,幼儿与同伴一起合作、讨论、分享,过程中幼儿不仅体验到了成功制作泡泡水的快乐,还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吹泡泡,发现无论工具形状如何,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在动手操作中感受表面张力的神奇。

孩子们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了对泡泡的大胆猜想,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主动探索,在一次次的实验与操作中获得了新的认知与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