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教育教研>校本研修>正文

以研促教 科学成长

来源: 发表时间:2022-05-09 阅读次数:2816 作者:政通幼儿园

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精神,帮助一线教师掌握科学领域教学的核心价值,温江区政通幼儿园结合“4+N”教研模式开展了“科学领域小专题研究”,老师们在理论学习—问题研讨—活动审议—观摩研讨中提升教师教学专业水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次“和融杯”集体大赛中老师们的智慧和风采吧!

活动观摩,展示风采

孩子们天生就是一个科学家,怎样满足孩子们与生俱来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支持幼儿的探究呢?政通幼儿园的老师们以《指南》精神为指导,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让幼儿在亲身体验、直接操作中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大班科学活动《动物法庭》

执教教师:曾迪

幼儿了解食物链的捕食关系,在辩论过程中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动植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大班科学《让硬币浮起来》

执教教师《舒婷婷》

幼儿尝试用辅助材料让沉下去的硬币浮起来,感受物体沉浮的变化。

大班科学《污水巧过滤》

执教教师:薛思义

幼儿探索制作净水过滤器,掌握多层过滤的方法,萌发幼儿养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大班科学《奇妙的静电》

执教教师:霍源桧

通过操作实验,幼儿探索了摩擦起电的科学现象,了解静电的特点,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大班科学《会跳舞的盐》

执教教师:凌酉

操作游戏中,幼儿感知了解声波振动传播的科学现象

中班科学《小蚂蚁过河》

执教教师:陈香君

幼儿通过操作。观察与比较发现不同物体的沉浮现象。

中班科学《让纸站起来》

执教教师:唐双双

幼儿在活动中探索并尝试让站立起来的多种方法。

中班科学《神奇的画》

执教教师:陈维

幼儿在操作实验中探索淀粉和碘伏发生的化学变化,尝试用科学的方法检测各种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小班科学《神奇的泡泡龙》

执教教师:谭斯丹

幼儿感知泡泡的特特征,体验吹泡泡龙的乐趣

小班科学《会唱歌的瓶宝宝》

执教教师:杨文静

幼儿探索让瓶子发声的方法,感知不同物体放在瓶子里与声音的关系。


课后研磨 凝聚智慧

每次活动观摩后,老师们即可进行课后研讨。让我们直击《小蚂蚁过河》研讨现场,深度剖析教师的活动组织情况和幼儿的能力发展。

执教老师陈香君的课后反思:

1.预设目标符合班级幼儿年龄特点,活动目标基本达成。

2.操作活动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进行了调整、纠正。

3.记录单的使用,在讲解前应更准确讲解记录方法。

4.在活动中幼儿参与度高,材料方面:水可以再多一点。

陈老师对活动进行反思以后,大家又进行了分组讨论,就本次活动的亮点和不足展开,并融合大家的智慧给出适宜的建议。

亮点:富有趣味性,材料准备丰富,班级幼儿操作能力强。活动环节合理,师幼互动良好。

不足:《小蚂蚁过河》是结合科学沉与浮非常有趣的活动,教师在组织中并没有将“哪种材料更适合当船”的问题与材料之间进行连接,老师的课程思维受固与“沉与浮”的目标达成,因而忽视了孩子们对材料分析与发现,错过了良好的教育契机。

建议:一是操作单的提供时间不适宜,猜想环节应放在幼儿操作前,对记录符号的使用应该让孩子关注沉与浮的现象。二是沉下去和浮上来的材料种类多,但中间吸水改变物体重量的材料仅一种,因此材料投放时需考虑不同层次材料数量比例的均衡。三是结合主题带着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幼儿去探究去思考,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通过本次赛课活动,和融教师团队在活动实践中得到了成长:教师把握好科学领域的目标,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采用游戏的方式组织活动活动中教师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没有完美的课堂,只有不断突破的教学!本次活动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实践教学理念、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使大家在教学方面得到了磨炼、提升、迅速成长,同时助力提升幼儿园教学水平。我园将持续关注活动实践,扎实日常教研,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展现教师队伍求真务实,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