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网站首页>和融政通>正文

赴一场沙水之约

来源:政通幼儿园 发表时间:2023-12-21 阅读次数:516 作者:张荠丹

活动缘起:

幼儿园的沙水区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前期孩子们在这里进行了寻宝、制作蛋糕、开餐厅等游戏。有一天,孩子们突发奇想在沙池挖了一个大水池,想要建一座水电站,给“城市”供电。由此,一场关于修建水利发电站的工程悄悄启动了……

一、修建水利蓄水池

水电站的蓄水池挖好了,孩子们开始想办法往里面灌水。最开始大家只是使用水桶,一桶一桶从水龙头处提水到蓄水池进行游戏。可是,倒进去的水很快就干掉了。

果果:沙把水都给吸进去了。

球球:沙子中间有很多缝隙,水会漏下去。

很快,孩子们就发现了沙的特性及沙与水的关系,那怎么解决蓄水池蓄水的问题呢?老师把这个问题抛给孩子。

问题:怎么留住水池里消失的水?

团子:我知道了,我们在下面放几个竹子的管道挡住水。

嘉煜:可以把砖垫在下面。

橙橙:可以在下面铺上保鲜膜或者锡箔纸。

……

孩子们在尝试中发现刚刚提到的材料要么有缝隙,水还是会漏掉,要么材料不好找。这时候果果发现了一叠透明塑料膜,想要尝试垫在水池下面。

果果:老师,我们可以试试用这个透明布,垫在水池下面水就不会漏了。

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用分割好的塑料膜布铺在水池下面,这次水没有漏掉,蓄水池的成功修建引得大家一阵欢喜。

可是很快孩子们发现这个塑料膜是滑的,蓄水池边缘不好固定,很容易垮掉,大家又尝试了用沙子在塑料膜边缘围一圈围栏,但是发现沙子的重量不足以固定住塑料膜边缘。

试试加固护墩,我们用一盆一盆的沙压在下面,但是很容易不小心踩坏了。

再试试加盖一层坚固的竹片盖上去了,现在结实多啦!在多次尝试后,我们的蓄水池终于修建稳固了。

教师思考

孩子们一开始对挖水池兴趣盎然,在发现水会从沙子渗漏这一问题后,积极想办法寻找材料解决问题,充分展现了孩子们乐于探索的精神,在固定蓄水池边缘的过程中,由于孩子们肌肉能力发展较弱,挖出来的护池围挡总是被自己和同伴踩踏,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引导同伴协商进行解决,大家想了不同的办法去固定围栏,可以看出孩子们有了一定的合作行为,更明确地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在选择材料尝试的同时,通过孩子们专注、持续的探索已经明显发现了沙子流动的特性湿的沙更便于塑性以及可以借用其他稳固的材料进行辅助。孩子们自己修建好的蓄水池围栏和规则更愿意自觉保护,遵守规则并坚持。

二、引水材料探索

蓄水池需要很多水很快一些孩子发现一桶一桶提水太慢、太累了,一次球球将沙水区的一根水管拿到了水池旁边,想要将水引至沙池里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兴趣

但是水管连接好以后发现长度不够连接到蓄水池,而且一开水水管连接水龙头的位置就会漏水,也容易把水管冲掉。

我站在旁边原地大声地说道:“谁能帮帮球球,他的水管连接处一直漏水。”这时在玩沙子的煜走了过来,跑去拿出了水池旁边材料柜里面的竹子管道、竹支架开始引水。

第一次尝试:

嘉煜的办法得到了其他小朋友的同意,大家一起合作开始搭建管道,他们从水龙头连接处开始架管道,用竹子管道和高低不同的竹筒进行连接,跨过中间的台阶,搭好了前面几段后开始尝试引水,但是水到第二节管道时全部漏完了,第一次引水没有成功。

教师思考

老师先是放手让孩子们自己进行尝试,当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时,这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成点,可以帮助孩子们推进活动的持续开展,后期组织游戏回顾,给予孩子们商讨下一次游戏的解决办法及分享游戏经验的机会,帮助孩子的游戏更好的深入下去。

第二次尝试:

在第二次尝试前,老师请孩子们总结了第一次引水失败可能存在的原因,孩子们提到因为水要从高处往低处流,第一次搭建的管道两端有高有低,水到连接处就从空隙回流漏掉了。于是,第二次大家重新调整了管道搭建的线路,绕开台阶,从水龙头位置开始定为管道最高点,慢慢连接降低高度。但是他们发现水还是会从连接处渗漏,而且搭着搭着越来越低,而蓄水池在沙池里,需要跨过台阶。

问题:为什么水流不过去呢

孩子们有了架管道的经验后,便快速地使用支架将竹子管道连接架了起来,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大声地喊道:“连接成功了,连接成功了。”站在一旁的嘉煜开心大声地说道:“开水。”

孩子们期待地看着水一点一点地从水龙头流出来,可是水流至管道一半时便停留了下来,甚至从中间的缝隙中流了出来,嘟嘟嘉煜开始用手不断地用手将水向前赶,嘟嘟说:“水怎么还是不走啊?”忻颖说:“对啊,还从中间流出来。”

忻颖“老师,我们管里面的水为什么流不过去?

老师:“你们去观察一下为什么前面的水可以流走,后面为什么不行了,想一想水是从哪里流向哪里的?”

嘉煜小武“水是从高处向低处流的。”

老师:“那为什么你们这里流不走了。”

嘉煜“后面的支架好像高了些。”

老师:“那怎么办呢?需要调整支架吗?”

嘉煜点点头便和杨杨又跑去材料柜找来了剩余的竹筒支架。

第二次发现了更多的问题:

  1. 竹子管道数量不够,不能满足从水龙头连接到蓄水池;

  2. 竹子管道的两端有一个小的竹节,如果倾斜的坡度不够,水流就会被挡住导致回流从缝隙漏走;

  3. 作为支架的竹筒高低不能满足搭建需求,且不够稳固,不小心就会倒塌。

    第二次引水也宣告失败,这次孩子们发现的问题好像更多了。

    教师思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5-6岁幼儿:“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游戏中出现问题时,孩子们一直在发现并积极解决问题。当发现“管道连接处漏水”时,探索思考原因:因为竹子道两端是没有阻挡的如果摆放的坡度不对,水会向两头流出或者回流,导致漏水于是孩子们在尝试中,选择更换不同高矮支架的办法,孩子们成功将学到的比较高矮的方法迁移运用到引水游戏中的。

    整个过程中,老师在旁观察,只是偶尔提问引发孩子的观察和思考,正是这些观察和思考,孩子们才能更快地吸收和内化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经验。每一次活动结束后,老师请孩子们分享遇到的问题和发现,借助大家的办法再进行后面游戏的持续深入探索,为下一次游戏增加更多的可能性。

    第三次尝试:

    针对第二次遇到的诸多问题,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讨论,商量办法。有了前面两次的失败经验,第三次的引水搭建中,孩子们调整思路,决定从蓄水池一端开始作为起点往水龙头的方向进行搭建,从低到高慢慢连接管道,在寻找作为支架的材料时,孩子们有了更多的尝试,加入了各种不同的材料后,这次搭建的管道高度更好调整,也更稳固了

    在快连接到水龙头不远时,竹子管道不够了。这时杨杨很快拿来了第一次引水时使用的塑料水管去连接水龙头,再请小武拿着水管另一端接到管道上。这一次在大家的努力下,水流终于顺利地连通了,孩子们都高兴地欢呼起来!

    教师思考

    在前面游戏中孩子们有了选择替代材料的经验后,这一次孩子们在发现架子没有时能够快速地自主寻找替代材料,为了支持孩子们的探索,老师带着孩子们将他们认为可以使用的材料进行搜集,在开始使用搜集材料制作柱子时,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应该使用哪些材料,而是让幼儿自主发现问题、提出方法,进行实践验证。此外新的游戏主题也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更多的合作行为——互相配合搭建支架,每一个孩子都沉浸在引水成功的快乐中。

    活动感悟:

    这一次的沙水探索之旅,孩子们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实践验证,不断地发展着探究能力和问题意识,同时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开始自发具有分工合作的行为,这也为后期发展孩子们分工合作能力奠定基础。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倾听者、观察者、支持者的身份,孩子们是游戏的主人,在沙的过程中通过同伴互相制定规则,以促使孩子们形成更好的规则意识,活动中孩子们建构了关于材料、沙水特性、高矮、比较高矮方法的经验,在之后的游戏中,教师还持续关注孩子们游戏中新的游戏情节发展,持续推进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