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引领教师基于儿童视角,追随儿童兴趣和需求,提升教师观察、解读与支持幼儿游戏行为的能力,政通幼儿园组织开展了“案例解童心,游戏促成长”案例研讨活动。
红叶杨班:春日露营
四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孩子们在盎然的的春意里,与大自然做游戏。在晨间谈话中,孩子们畅谈了周末的露营经历……
尤加利班:水上乐园
“快看!有新的水池啦!我们引水更加方便啦”“那我要修一个水上乐园玩!”孩子们纷纷开启了关于水上乐园的讨论……
甜栗子班:山坡对战
胡一枚老师就本班孩子在“山坡对战”游戏中遇见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及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是如何与幼儿共同解决问题的,给所有的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以及孩子的成长。
在游戏案例分享环节,老师们立足幼儿真实游戏,围绕游戏背景、游戏过程、幼儿行为分析、教师支持与反思等方面进行分享。通过视频、图片和文字解说等方式,再现幼儿在游戏中的真实表现,分析解读幼儿的行为表现和成长痕迹,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反思教师的支持策略,助力幼儿自主游戏的有效开展。
保教主任易主任和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胡主任对本次活动对教师们做出点评。首先,肯定了老师们能追随幼儿的兴趣,聚焦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理解幼儿的想法。同时还对部分典型案例进行解析和指导,并给出了指导建议,在游戏活动中关注三个“关键词”:一是“识别”,识别幼儿兴趣,识别幼儿年龄特点,识别幼儿经验;二是“回应”,启发幼儿发现游戏中的问题并及时回应,针对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或提出的问题引发幼儿讨论,利用开放式提问进行追问,明确幼儿需求,引发幼儿思考“我需要什么”;三是“支持”,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支持都是有目的的,需要提前预设需要支持幼儿的地方,支持的方式以及预设支持效应,关注幼儿游戏中的情绪,支持幼儿游戏品质的培养。
本次户外游戏案例分享,为教师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在准备案例的过程中提升了教师观察幼儿、分析幼儿以及撰写案例的能力,在相互倾听和互动对话中推动了教师进一步的自我反思,既看见幼儿的成长也看见教师的自我成长,为更好地支持孩子们全面发展奠定了专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