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网站首页>班级展播厅>正文

交往习惯养成:融娃乐交往,习育成长路

来源:政通幼儿园 发表时间:2025-01-10 阅读次数:329 作者:曾静奕

 / 言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中指出:幼儿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关心尊重他人;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具有初步的归属感。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良好的交往习惯养成尤为重要,这将为他们即将步入小学的集体生活奠定基础。

一、 什么是社会交往习惯?

幼儿社会交往习惯是指幼儿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交往时逐渐养成的有效沟通、协作以及友好相处等行为模式。对于大班幼儿而言,良好的社会交往习惯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与同学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促进学习和身心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提升他们的情商,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自信、从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融入集体

大班幼儿对群体活动兴趣浓厚,能够深刻理解规则的意义,积极主动地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具有强烈的归属感,例如在大班的合作游戏中,他们能够共同商讨游戏规则,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

(二)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在集体活动中,大班幼儿想加入同伴游戏时,会礼貌地提出请求,并善于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意见。当与同伴发生冲突时,他们能够在老师或其他同伴的帮助下,较为妥善的和平解决问题,展现出良好的人际交往素养。

(三)有自我服务意识

大班幼儿正处于从 “自我服务” 到 “服务他人” 的重要过渡阶段,这不仅是形成 “积极自我意识” 的需求,也是他们从自理到自立的关键过程。在这个阶段,幼儿从关注 “我能做什么” 逐渐转变为 “我能干、我想干”,主动为他人提供帮助,自然养成了良好的服务意识,如在班级中主动帮助老师整理教具、帮助小伙伴分发学习用品等。

二、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社会交往习惯

(一)提升语言能力:

1.引导幼儿使用正确的交往语言:

帮助大班幼儿养成正确打招呼、准确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习惯。当别人的言语动作让自己不舒服时,要及时、礼貌地告知对方,例如教幼儿说 “你这样做让我有点不舒服,请你不要这样好吗?”

2.多与幼儿进行交谈:

为大班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表达环境,鼓励他们随时分享在学校、家里或户外的所见所闻,并引导他们用丰富多样的词汇和语句进行表达。在交谈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使用积极正向的语言,激发幼儿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比如一起讨论春天花朵的美丽颜色和形状。

3. 引导幼儿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和家长要多向大班幼儿提问,鼓励他们自己表达观点和想法。当幼儿表述出现困难时,可采用追问、提示、换个角度进行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完整、清晰地表达,切不可粗暴打断或直接代劳,例如问幼儿 “你觉得这个故事里的小兔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呀?”

4. 讨论社交技巧与规则:

教师可以组织大班幼儿进行讨论,引导他们分享自己在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共同探讨社交技巧与规则。如讨论在集体活动中如何与不同性格的同伴合作,让幼儿明白尊重和包容他人的重要性。

(二)遇到冲突,我会这样做:

1.轮流:

当大班幼儿遇到只有一个玩具而多人想玩的情况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采取轮流玩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耐心和合作意识,避免争抢玩具的现象发生,比如大家轮流玩拼图游戏,每人拼几块,共同完成一幅拼图。

2.交换:

鼓励大班幼儿用自己的玩具去交换别人的玩具,让他们体验分享和合作的乐趣,同时增进彼此的友谊,例如用自己的小汽车交换同伴的拼图。

3.换位思考:

当大班幼儿出现争抢玩具等不友好行为时,教师要引导他们进行换位思考,让幼儿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学会关心和体谅他人,比如问幼儿 “如果你是那个小朋友,你心爱的玩具被别人抢走了,你会开心吗?”

4.发现同伴长处:

教师可以经常和大班幼儿一起谈论他的好朋友,让幼儿说说喜欢这个朋友的原因,引导他们多发现同伴的优点和长处,培养幼儿欣赏他人、善于学习的品质,如组织 “夸夸我的好朋友” 活动,让幼儿互相赞美。

三、父母还可以怎么做?

引导而非暴力插手:

大班幼儿在与同伴相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争执,此时他们往往会向父母求助。有些父母一看到自己孩子受委屈就情绪激动,立刻插手解决问题。然而,这样做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认为自己无需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父母应学会引导孩子自己解决冲突,告诉他们面对争执时可以采取的方法,如沟通、协商、轮流等,让孩子在实践中逐渐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在生活中做出示范:

大班幼儿对社交的规则和尺度缺乏明确的概念,他们不仅需要父母的口头教导,还需要通过观察大人的社交行为来学习。因此,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开展一些社交活动,邀请家有同龄孩子的朋友来家里小聚,在活动中为孩子树立良好的社交榜样,同时也为孩子创造更多的社交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锻炼交往习惯。

丰富多种陪伴方式:

3-6 岁是大班幼儿观察能力、学习能力、社会组织能力等多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父母除了通过日常对话、家庭活动、行为示范等方式陪伴孩子外,还可以借助绘本故事、亲子游戏、户外拓展等多种形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体会交往的乐趣,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例如,一起阅读《大卫不可以》等有关交往习惯的绘本,让幼儿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在户外拓展活动中,鼓励幼儿与其他小伙伴合作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好书推荐

阅读与人际交往相关的绘本,是培养大班幼儿社会交往习惯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阅读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幼儿能够直观地了解一些社会交往的方法与技巧,感受到和朋友相处得愉快和美好。

以下是一些适合大班幼儿阅读的绘本推荐:

《我说了算》

《我懂礼貌》

《再见,发脾气大王》

《蚂蚁和西瓜》

《做勇敢的自己》

《南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