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浪漫有轮廓
那一定是春与书交织的模样
春天就该沐光而读
逐春而行,在书海与春色间
奔赴一场浪漫之约
当读书月遇到春天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一起来看看融娃们的快乐的故事吧!
在万物萌发的四月,为了让中班幼儿亲近自然、感受季节之美,同时以阅读为纽带搭建亲子、师幼、幼幼互动的桥梁,2025年4月,温江区政通幼儿园中班组以“拜访春天”为主题,开展了一场融合自然探索与阅读体验的春日盛宴。活动从幼儿的春游愿望出发,巧妙串联“赴春—阅春—绘春—享春”四大核心环节,结合“图书漂流”“户外共读”等创意形式,让孩子们在行走与阅读中感知自然、表达自我,收获成长的喜悦。
活动缘起
活动缘起于一次师幼间的对话:“老师,春天的公园里有蝴蝶吗?”“我想和小伙伴在草地上一起看书”我想和好朋友去草坪上放风筝!这一提议迅速点燃了全班热情。年级组教师敏锐捕捉到孩子们的春日期待,决定将阅读活动延伸至自然场域,与家长沟通后,决定将孩子的愿望转化为实践—一场由幼儿需求驱动、家长与教师协同支持的“赴春之约”就此诞生。
筹备阶段
活动筹备阶段,中班组教师秉持“儿童是活动主人”的理念,组织孩子们自主讨论春游内容。通过投票,孩子们选出最期待的四个环节:“图书漂流站”“草地故事会”“春天写生画”和“野餐分享会”。教师则引导幼儿细化方案。
问题一:在哪里春游呢?
幼:星河公园可以。
幼:不行,那里有很多树,不能放风筝。
师:那我们需要找一个空旷、场地大的地方。
幼:哦,我知道了新光大草坪可以。
问题二:春游需要什么?
“要准备桌子、椅子”“吃的、图书、帐篷,风筝……”
中班组老师们通过和孩子们讨论与商议,敲定了春游所需的准备。
教师思考: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中班全体教师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前期筹备工作。中班组老师们深入研讨,结合主题活动及读书月活动,构建“自然探索+阅读表达”的融合课程,精细活动流程,提前对幼儿园的户外场地及周边自然区域进行安全排查与场地规划,最终确定了活动方案。
家校协同:让支持隐形,让成长可见
为了更好地支持孩子们,中班组的老师们与家委会进行沟通,向家长委员会传达幼儿的想法,协同根据幼儿需求清单,协助落实场地布置、物资运输和安全保障,但始终坚持“后退一步”:不代劳打包行李,而是指导孩子整理自己的绘本、水彩笔和观察工具;不主导活动流程,而是作为“观察者”记录孩子的自主行动。
赴春
活力四射的热身活动率先点燃了现场气氛,小朋友们变身“春天小精灵”,随着欢快的音乐,伸展手臂,踢踢小腿,蹦蹦跳跳。在欢快的音乐声里,萌娃们脸上的笑容如春日的花朵般绽开,在欢快的律动里,一起感受童年的纯真与快乐,留下满满的温馨回忆。
图书漂流
作为读书月的特色环节,“图书漂流”活动在新光草坪上温馨开启。每个孩子从家中带来一本与春天相关的绘本,如《猜猜我有多爱你》《花婆婆》《春天的尾巴》等,并写下自己的姓名和推荐理由。孩子们围坐成圈,依次介绍自己的绘本:“这本书里的小兔子种了很多花,春天来了花都开了!”“我喜欢这本,因为里面的春天有彩虹!”
随后,孩子们自由交换绘本,三三两两地坐在树荫下、石凳上阅读。有的结伴讨论画面中的植物,有的模仿书中角色对话,有的将绘本内容与眼前的景色对比:“书中的蒲公英和我们看到的一样,风一吹就飞起来了!”图书漂流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分享的快乐,更在自主阅读与同伴交流中提升了语言表达与社会交往能力,让一本本绘本成为连接彼此的“春日信使”。
“阅”春
春日的阳光温柔地铺在草地的空地上,野餐垫如斑斓的拼图散落其间,大人小孩围坐在一起。结合阅读月活动,我们的孩子们尽情地讲述着自己心中的故事。
“趣”春
春风如约至,童趣正当时。在这草长莺飞的季节里,乘着春风,闻着花香,孩子们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撒欢儿、一起放风筝。“大朋友”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以“朋友”身份融入教育现场。大家穿越时光回到童年,做一回孩子,体验小朋友的简单快乐。
“绘”春
在“绘春”环节,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材料:水彩、蜡笔、树叶拓印工具等,鼓励幼儿以多元形式记录眼中的春天。孩子们分散在草坪的各个角落,有地坐在野餐垫上编花环,有的用彩笔绘制风筝。
在“绘”春环节,孩子们从观察到创造,用水彩再现心中的风筝。艺术不再是临摹,而是对科学观察的二次消化与创意表达。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言:“教育是经验的改造与重组。”
在创作中,家长引导孩子,课堂的边界被彻底打破。教育学者佐藤学提出的“学习共同体”在此具象化:孩子、家长、教师互为师生,共享认知跃迁的喜悦。
“享”春
孩子们在草地上纷纷铺开野餐垫,琳琅满目的美食瞬间摆满垫子,每一样都让人垂涎欲滴。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口我一口分享美食,甜蜜的滋味在舌尖蔓延,友谊的种子也在心中悄悄种下。
“记”春
在春天的怀抱里,孩子们和家长的笑容如繁花绽放。一张张合照,定格了春日美好,成为孩子们童年画册里永不褪色的一页。
活动成效
本次春游暨读书月活动,不仅让幼儿在自然中获得多元体验,更在能力提升与情感发展上呈现显著成效。在图书漂流中的绘本介绍、户外共读中的对话交流中幼儿的语言与表达力得到提升;从图书交换时的礼貌沟通,到绘画环节互相的帮助,再到野餐时的分享行为,幼儿在真实情境中练习合作、协商与关爱。
本次“拜访春天”活动,是中班组“生活化课程”的一次生动实践,展现了“以幼儿兴趣为起点,以自然与阅读为载体”的教育理念。正如《指南》所言:“幼儿在接触自然和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是其艺术表现和创造的源泉。”未来,我们将继续追随幼儿的脚步,让课程扎根生活,让成长拥抱自然与书香,在每个季节的故事里,见证孩子们的拔节生长。
泥土会记得小手的温度
风会收藏奔跑时的欢叫
大自然从不教孩子标准答案
因为答案藏在每一朵花的摇曳里
藏在每一双发亮的眼睛里
下一站我们与四季的故事
仍在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