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幼儿园活动根本前提,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幼儿好奇心强但自我保护意识弱,易发生意外。教室作为幼儿重要活动空间,尤其是大班孩子活动能力提升,安全有序的环境是他们探索学习的保障。“安全无小事,预防在细节”,覆盆子班开展系列安全教育活动,提升孩子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大讨论:开启认知
大三班组织“安全大讨论”,老师鼓励孩子分享教室可能存在的危险。孩子们积极发言,提到桌角、插座、高处重物等,初步认识潜在危险,激发探索安全知识的兴趣。
“幼儿绘画”:描绘印象
开展“幼儿绘画”活动,在“关于我们知道的不安全”环节,孩子用画笔描绘心中不安全场景,如奔跑撞桌、触摸插座等。这些画作是孩子对安全认知的表达,体现他们对安全的重视。
寻找不安全:实践探索
理论学习后进入实践,老师带孩子在教室“寻找不安全”。孩子们像小侦探,发现椅子不稳、玩具零件松动、饮水机有开水、消毒柜消毒会发烫、手塞进电风扇会受伤等隐患,直观了解危险因素,学会发现和避免危险。
危险事情不做:强化准则
为让孩子明确危险行为,开展“危险事情我们不做”活动。老师通过故事、图片和视频讲解危险行为及后果,孩子承诺遵守规则。随后孩子将承诺不做的危险行为画成“安全承诺画”,张贴在教室提醒自己。
安全标识制作:创意守护
组织“安全标识制作”活动,老师介绍常见安全标识及含义,孩子发挥创意用彩纸等材料制作标识,并贴在教室相应位置,让教室更安全有序。
通过系列活动,大三班孩子有效识别危险物品,掌握操作方法,自我保护能力提升。为孩子创设安全环境、教授安全知识与技能是教育者的职责,班级将持续把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让孩子在安全快乐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