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教育教研>课题研究>正文

深耕数学教育 播种思维之花

来源:政通幼儿园 发表时间:2024-12-25 阅读次数:308 作者:姚文平

为深入贯彻成都市 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试行)》文件精神,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温江区政通幼儿园结合园所“四期”教师队伍分层培养方案,聚焦幼儿学习习惯养成,开展“和融杯”教师赛课活动,通过共同研讨具体的教学活动案例,深度分析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习惯养成策略。此活动分四期开展,2024年11月15日-23日开展第二期,由“成长期”教师展示数学领域活动。

课例观摩

小班数学活动《空间方位》

执教教师:薛思义、沈红莉、邹林洪

在小班数学活动中,执教教师则通过不同的游戏情境让幼儿认识并理解上、下、前、后的空间方位,并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有效提升了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

执教教师:宋萍、敬秋梅

与此同时,中班数学活动也亮点纷呈《有趣的排序》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情景游戏观察实践,不仅掌握了ABB和ABC等排序模式锻炼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大班数学活动《排排看看真好玩》

执教教师:曾静逸、濮玉梅

老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排列规律,引导孩子们发现规律并用语言描述,进一步培养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孩子们在点图纸上创造了自己的排序模式,并展示了他们的成果,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大班数学活动《感知10的分解与组合》

执教教师:李科杰、张雨蕊

大班的小朋友们在数学活动中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两场活动均围绕感知10的分解与组合这一目标展开,通过不同的游戏设计,让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数学知识,体验到了数学游戏的乐趣。

课后研讨

在温江区政通幼儿园的“和融杯”教师赛课活动课后研讨中,我们聚焦于《3-6岁儿童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建议清单》的主要目标,采用1+2的发言形式,即一个优点和两个建议,深入分析了小班、中班和大班数学活动。我们发现,通过游戏化教学、多样化排序模式和生活化教学,成功提升了幼儿的空间认知、观察力、团队合作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我们提出了增加互动性、个性化教学、强化实践操作、跨学科整合、提升挑战性和强化反馈机制等建议,以进一步优化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对比不同活动的设计、指导语言和教玩具配置,我们总结了提升幼儿学习习惯的具体策略,旨在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支持。

研讨小结

2024年11月,温江区政通幼儿园成功举办第二期“和融杯”教师赛课活动,聚焦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活动通过数学游戏化教学和多样化策略,激发幼儿数学兴趣,提升多项能力。课后研讨提出增加课堂互动、实施个性化教学等建议,强调数学教育应培养思维方式。此次活动全面检验了数学教育实践,同时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创新能力,为推动教师队伍分层培养方案和数学教育持续发展与创新注入了新动力,为幼儿未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温江区政通幼儿园“和融杯”教师赛课活动在数学领域大放异彩,成功在幼儿心中播种数学思维。活动显著提升了幼儿数学核心能力,通过游戏化教学和生活实践激发其兴趣。这既推进了数学教育目标,也检验了教师专业素养。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数学教育,为孩子们的数学之旅奠基,期待他们思维绽放的璀璨时刻,共同见证成长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