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缘起
在班级的日常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幼儿之间发生矛盾的情况。比如:争抢玩具时互不相让、合作搭建积木时因意见不合而争吵、排队洗手时推搡……这些看似平常的冲突,却让班级氛围变得紧张。一次自由活动时,土豆和扎西因“想看同一本书”发生争执,两人情绪激动,甚至推倒了对方。教师介入调解后,孩子们虽然暂时和解,但眼神中仍带着委屈。这一幕引发了教师的思考:如何让幼儿学会独立、平和地解决矛盾?如何将冲突转化为成长的契机?一场关于冲突解决的奇妙之旅就此诞生。
教师思考:中班幼儿正处于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渴望同伴互动,但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常因无法理解他人观点而产生矛盾。教师观察到冲突发生时,孩子们往往通过告状或肢体动作表达不满,却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
基于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中的“和平教育”,教师决定创设“和平桌”:通过一个专属的物理空间和可视化工具,帮助幼儿学习情绪管理、倾听与表达。和平桌并非单纯“惩罚角”,而是赋予孩子主动权,让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练习自主解决问题。
矛盾大调查
为了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教师组织了一场“矛盾大调查”。孩子们围坐成圈,用稚嫩的语言分享自己遇到的“不开心的事”,教师用思维导图记录关键词:
争抢玩具:我想玩小汽车,但他不给我。
意见不合:她说城堡应该搭高的,可我想搭宽的!
肢体冲突:他推我,我就推回去了……
孩子们还通过绘画表达感受:有的画下自己气鼓鼓的脸,有的画出摔坏的玩具,有的用黑色涂鸦表现“生气时的乌云”。这些真实的声音让教师意识到:孩子们并非“故意捣乱”,而是需要具体的解决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幼儿能清晰描述冲突场景,但对如何解决感到迷茫。教师决定将问题抛回给孩子:“你们希望怎样和好?”孩子们的回答充满童趣却富有深意:
可以拉拉手,说对不起。
要轮流玩,不能抢。
生气的时候先深呼吸!
这些建议成为和平桌规则设计的基础。教师意识到,和平桌的打造必须让孩子全程参与,才能实现从“被动服从”到“主动遵守”的转变。
教师思考
在日常活动中,当幼儿遇到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幼儿自己尝试解决。教师可以在一旁观察,给予适当的提示,但不直接插手解决问题。引导幼儿自己思考解决办法。还可以向幼儿教授一些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将依赖老师的态度转变为自主独立。让能够自己解决问题的小朋友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经验。例如通过讲笑话哄朋友开心,或者互相道歉和好等。
我们的和平桌
幼儿通过和同伴的交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发生矛盾要先找一个地方让自己和同伴冷静一下,然后再沟通道歉。那么我们在哪里让自己平静呢,我们需要一个专门的空间。
和平桌的选址
“和平桌应该放在哪里?”教师抛出问题后,孩子们开始了实地考察:
可乐提议放在走廊:“那里安静,没人打扰。”
朵朵反对:“走廊太吵了,而且离玩具区太远。”
晚晚指着阅读角旁的角落:“这里有小沙发,还有阳光!”
经过投票,和平桌最终落户钢琴旁。这个半开放的空间既保证隐私性,又方便取用材料,温暖的阳光场景,为和解增添了温馨的氛围。
和平桌的打造
孩子们化身“和平设计师”,共同布置这个特殊角落:
1. 环境装饰:铺上蓝色星空桌布(象征平静),悬挂幼儿绘制的“和平心愿卡”,摆放绿植和毛绒玩具。
2. 工具准备:
和平玫瑰(塑料花):传递发言权,拿到花的孩子才能说话。
情绪脸谱图:帮助幼儿指认自己的感受。
沙漏:设定每人1分钟的发言时间,避免争吵。
和解契约本:用图画或符号记录和解方式。
3. 规则可视化:将“轮流说话”“轻轻握手”等步骤绘制成连环画,贴在桌旁。
和平桌使用方法模拟
模拟场景一:玩具争抢
教师和两名幼儿模拟玩具争抢的场景。教师扮演引导者,引导两名幼儿来到和平桌前坐下。首先,让他们深呼吸三次,平静自己的情绪。然后,教师引导幼儿轮流表达自己为什么想要玩这个玩具,以及对方抢玩具时自己的感受。最后,一起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轮流玩、一起玩等。
教师思考:在和平桌的选址打造阶段,教师尊重幼儿意见,引导幼儿思考,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提出独特建议,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在情景模拟中,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如“你觉得他这样说,你心里是什么感受?”“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帮助幼儿提高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次模拟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过程,总结成功和不足之处,让幼儿不断改进。
和平桌的使用
和平桌布置完成并经过多次情景模拟后,正式投入使用。在一次区域活动中,熙熙坐在了安安的旁边,但晚晚说这是朵朵的位置。两人便吵了起来,伙伴提醒他们可以去和平桌解决问题。两人来到和平桌前,按照之前模拟的方法,先深呼吸平静情绪,然后开始交流。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在交流过程中,情绪逐渐缓和。最后,他们一起开心地去玩了。
教师的观察与支持:
初期需引导幼儿使用工具,后期逐渐退位,仅以眼神或手势提示。及时肯定积极行为,如:你们轮流说话的样子真有礼貌。对“逃避问题”或“敷衍和解”的孩子,通过绘本《好好说话》进行间接引导。
活动成效
在整个过程中,从和平桌位置的选择到布置,再到使用方法的情景模拟,为幼儿提供了实践练习的机会,使他们在模拟中不断积累经验。和平桌的正式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幼儿们在实际矛盾中能够主动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这不仅解决了当前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幼儿的情绪管理、社交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张小桌,承载着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大课题。在这里,冲突不再是麻烦,而是成长的阶梯;和解不仅是结果,更是尊重与理解的起点。和平桌的故事仍在继续,而孩子们已然学会:当矛盾发生时,除了哭泣和争吵,他们还可以选择倾听、思考与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