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嫩的手掌总爱触碰未知的棱角,清澈的眼眸永远追逐新奇的光影—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小小科学家。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在生活的土壤里播撒发现的种子,在游戏的乐园中搭建探索的云梯,用天马行空的想象与无拘无束的实践,解锁世界万物的奥秘。
一、课程缘起
在一次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像往常一样在操场上玩耍。突然,锟锟小朋友兴奋地大喊:“哎,你们快来看呀,滑梯上有一个洞洞!”这一发现瞬间吸引了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力,燨燨小朋友立刻跑过去,一边看一边伸手进去摸了摸,紧接着,奔奔小朋友也激动地说道:“快看,这里还有好多洞洞啊!”就这样我们追随着幼儿的兴趣开启了这场寻洞探秘之路。
二、课程实施
生活中的洞洞千奇百怪,也无处不在,“洞洞”对于孩子来说既熟悉又神秘,孩子们常常会问“为什么会有洞洞呢”“哪里有洞洞呢”“洞洞有什么作用”,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开始寻找洞洞了……
1.生活中的洞洞真神奇
在教室里,孩子们通过"看、摸、听、闻"多种感官探索,去发现教室里有洞洞的玩具和物品。
孩子们用放大镜观察纽扣的孔,将小珠子放进迷宫盒感受滚动的乐趣,把漏勺浸入水中观察水流的轨迹。轩轩惊喜地喊:"老师!水从洞洞逃走啦!"孩子们自发用图画记录观察结果,歪歪扭扭的线条描绘着他们眼中的"洞洞世界"。
带着纸和笔,孩子们化身小小侦探,穿梭在幼儿园的角落,把自己看到的、发现的“洞”画下来。
在骑趣巷区发现轮胎上面的洞洞,在植物角找到花盆底部的排水孔,甚至发现了昆虫屋的洞洞。
同时教师引导孩子们用木棍测量洞洞大小,在真实场景中渗透数学测量概念。
2.身体的洞洞本领大
在本月主题活动《感官游乐园》中,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认识了我们的五官,孩子们还发现,除了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洞洞,在我们的身体上也有各种洞洞,我们的鼻子有洞洞、耳朵也有洞洞、肚脐眼也有洞洞、嘴巴也是一个大洞洞,而有些洞洞呢,是藏在小朋友们的衣服里,需要我们保护起来的。
可是身体的这些洞洞到底有些什么样的本领呢?
小金鱼:鼻子的洞洞可以闻到很多香味。
小棉花:耳朵的洞洞是听声音的。
曼倪:医生还可以戴听诊器,用耳朵听心跳。
米乐:嘴巴的洞洞可以喝水、吃东西和说话。
原来我们身体上的每一个洞洞作用都很大,每一个洞洞都不能少,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身体上的洞洞。
3.危险洞洞要远离
孩子们还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插座也有很多洞洞、井盖也有洞洞、电风扇也有洞洞,这些都是藏在我们生活中的危险洞洞。
通过集体教学活动,我们引导幼儿了解一些关于洞洞的安全知识,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洞洞是存在危险的,我们要知道怎么保护自己,远离危险。孩子们还自编《洞洞安全歌》:"小洞洞,有秘密,有的好玩有的险,插座洞洞不能碰,安全知识记心中!"
三、成长与收获
探究活动紧紧围绕孩子们的兴趣点展开,孩子们在真实情境中建构起对"洞洞"的认知经验:他们不仅了解洞洞的不同形状、功能,更在自主探索中发展了观察力、语言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场始于偶然的发现之旅,印证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当教师敏锐捕捉幼儿兴趣,将教育契机融入生活点滴,就能让学习在充满童趣的探索中自然发生。
